服务热线:

关键核心技术再突破这些捷报来自天、地和太空

更新时间: 2024-04-21 07:22:12     作者: 华体会导航

  高寒环境中,配电柜容易因为“结露现象”产生冷凝水,影响“神经系统”安全。设计人员为配电柜骨架涂了一层微米级陶瓷多孔材料,空气遇冷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存储在孔隙中,当客室温度上升时,冷凝水便可自然蒸发。

  动车组的部分指令性功能是通过开关来实现的。极寒环境下,开关内部润滑脂黏度增加,会出现正负极触点“拉弧现象”,可能会引起控制失灵。因此,新型高寒动车组采用了特殊的低温控制开关。

  制动方面,新型高寒动车组首次批量使用自动化防冻结功能,单车制动闸片和制动盘每次松开55秒,抱住5秒,各车依次循环动作3小时,确保列车安全入库检修。

  列车的水箱、污物箱、水管路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衣”中间有电伴热线,水箱底部还增加了“小电炉”,天寒地冻依旧能保持“活力”。

  目前,我国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全系列动车组已全部投入运用。截至去年底,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系列动车组1036组,已累计安全运作8.36亿公里,运送旅客8.27亿人次。

  由航天科技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2016年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我国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

  长二丁火箭至今已实施51次发射,将111颗各类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这中间还包括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等,有力地支撑着我国开展前沿、基础性科学实验与探索。

  “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我国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构建了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经过两年多稳定性、安全性测试,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

  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日前,中国电信推出行业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具备高等级安全,以App形式实现,已成功在安徽试商用。量子通信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量子安全通话产品的问世无疑是推动量子通信民用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基于“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等量子特性,量子通信被称为“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在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星地量子通信网的建成,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网”奠定科学技术基础,也为相对论、引力波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地实验室”。

  新年伊始,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进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空间站工程空间站各舱段、飞船及其发射使用的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各项总装与测试工作,其中,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任务拟于今年春季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火星约830万千米,预计2月10日左右实施近火制动。

  当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的任务准备阶段,2021年与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预计实施包括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在内的11次发射任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负责空间站各舱段研制工作,空间站系统试验队员元旦期间坚守岗位,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空间站项目已经按照研制计划顺利完成总体大纲规定的全部测试环节。

  在飞船系统方面,神舟十二号飞船已完成回收着陆分系统的总装工作。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发团队以载人航天最高研制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航天员首次从我国空间站安全返回,保证空间站工程任务顺利实施。

  ▲ 研制人员正在进行神舟十二号飞船正样飞行减速伞包伞关键工序收口绳安装工作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负责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根据计划,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三型运载火箭将分别承担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和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目前,三型火箭总装测试工作正在北京、天津两地有序开展。

  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正在总装厂房做测试,测试团队设立了“首席指挥”制度,统筹协调保障资源,确保工作紧密衔接、有序推进,该型火箭计划于春节后完成总装测试。

  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型号团队严格按照精细化总装要求,确保各项操作及测试一次做对、做好,目前火箭总装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天津总装测试厂房内,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刚刚完成测试,型号团队正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火箭出厂前各项工作,确保火箭按计划运往发射场。

  在行星探测方面,截至1月3日6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约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千米,距离地球接近1.3亿千米,距离火星约830万千米。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星际探测的第一步,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绕、着、巡”,即火星环绕、火星着陆、火面巡视。

  “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约5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最重要的包含进入舱和火星车。目前,环绕器已完成第三次在轨自检,各系统工作正常。

  火星与地球间距离呈周期性变化,最近时约50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多公里。当“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附近时,距离地球约1.9亿公里。总的飞行里程将达到4.7亿公里。

  按计划,“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一个多月后(今年2月10日左右),在临近火星后实施近火制动,俗称“刹车”减速,被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成为火星的一颗卫星,为着陆火星作准备。